台灣的大眾,澳門的小眾

台灣的大眾,澳門的小眾
─看話劇《寶島一村》有感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由台灣【表演工作坊】所創作之話劇《寶島一村》,自從2008年上演起,重演及海外巡演次數至今已突破一百場,本年九月又再度榮譽重演,除了創造出票房神話以外,更掀起一陣「寶島熱」、「眷村熱」。今年三月,《寶島一村》也曾到澳門作巡演,除了為一睹強勁的演員「卡士」和製作團隊以外;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其實是關於那快要絕跡,而且快要被人遺忘的那一代人的歷史──眷村,以及眷村人的那種鄉愁。

 

“眷村”是1949年後台灣當局為安置國民黨百萬軍隊及家眷撤退到台灣所建立的聚居村落,大多是因陋就簡搭建起來的木屋、瓦房,矮小而跼踀。《寶島一村》指的是眷村,他們這一代人可說是顛沛流離,背棄了留在大陸的親人隻身去到台灣,起初還抱著能回家的念頭,可是久而久之卻因為各種因素而在台灣落地生根,一愰數十年,由少年到白頭、將異鄉變故鄉……眷村是一條很特別的村,村裏的人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從口音、到生活文化都不相同,當中會碰發出很多火花以及笑料……

 

從網絡上朋友口中,都可以聽到很多年青一輩關於《寶島一村》的評論,可惜大都只集中在散場時所派發的「天津包子」,然而聽到更多的就是「很悶呀。」 「他在說甚麼?」 「完全跟不上。」之類的說話;比較正面的是「挺感動的。」可是多問兩句感動從何而來,卻答不上了。《寶島一村》在台灣上演簡直是一片轟動,座無虛席,而在大陸巡迴演出時更是震撼了國內同胞,帶來不少迴響;可是在澳門這個地方,為何會產生這樣兩極的反應?為甚麼在台灣大陸火紅火熱的大眾劇目,來到澳門卻落得小眾起來。

《寶島一村》澳門版演出場刊

我認為這是和觀眾的文化修養和觀劇質素有關的。《寶島一村》被喻為當代華語劇場的一首盪氣迴腸的史詩,若果要好好的“閱讀”它,觀眾要對歷史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其實戲中所提及的歷史問題都是些很普及,基本上我們在中學時的歷史課必定學過,可惜仍然是有朋友聽得一頭霧水。記得從一本書句聽過一句話:“You know nothing, how can I tell you something?”,若果你連共產黨和國民黨,蔣介石和李登輝都傻傻分不清楚,或者連1949發生了甚麼事都不知道,那又憑甚麼要求這戲劇能給你甚麼?甚或嚴重到不痛不癢地把這一晚過了就算,拿了散場派的包子以後把照片放上Facebook,然後抱頭去睡。這情況正正是近年澳門觀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寫實近照,那是既不可思議,又可悲的境況。

 

在本地經濟起飛,消費主義成了主流時,澳門青年對生活,對人生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內心很難被事情打動,沒有對自身和戲劇上的一些相關作出連結的反思,縱使《寶島一村》入面所講的背景以及鄉愁,對於大家來說是有點疏遠,但其實只要多想一句:「如果他/她是我的話,我會怎樣做?」出來的層次已經不同了。對於這次的《寶島一村》,我自己是看得很舒暢,因為我挺能夠投入其中,好好咀嚼出這瑰寶的味道,然而希望本澳觀眾的觀劇素質可得以提高,不要浪費了自身澳門的資源優勢,而糟蹋了如此豐富的觀劇機會;有好的、有質量的戲劇評論氛圍,也是推動戲劇發展相當重要的一環。

《寶島一村》劇照 (圖片源於網路)
感動的一幕(圖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