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白碧村
吳嘉偉
去年盛夏,因為節目拍攝的原故,我跟隨了汎澳青年商會的「成人宣誓日」系列活動,到貴州山區進行生活體驗,與村民同吃同住,還包括農耕、修補耕地及義教等活動。同行的是九位快到十八歲的青年男女,錦瑟年華、少不更事的青年人,踏足偏遠山區,了解鄉情,的確是個不錯的成人禮。其實我也是第一次到貴州,記得以前在書上讀過有這樣一句說形容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說明了這趟旅程,鐵定是刻苦的!
是次體驗在貴州凱里苗族村寨–白碧村,位處山上、連接的公路有5公里長,我們一行需徒步入村,走的不是水泥公路,而是陡峭的羊腸山路,感受村民的真實生活。剛開始時大家都意氣高漲、高歌領路,可是十五分鐘過後,卻只聽到眾人的氣喘吁吁;烈日當空,汗流浹背地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的確是我們城市人難以適應的事,想像一眾白碧村民每天都是如此往返,走在他們的山路上嗎?最後,村民用半個小時能走完的山路,我們足足用了整個小時才走完。到達山頂後,大家都席地而坐乘涼,半生不活,但這只是入門的部份,之後的陸續有來。喝過欄路酒,煮起了進門飯,對於這群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年青團友,可真是個挑戰,「雞手鴨腳」地由不懂使用電磁爐、沒有切過菜,到最後成功煮好了一鍋「滷水雞翼」,一盤「腐乳蒸腩肉」,看著他們勇於嚐試的態度,的確值得表揚。但當知道,我們帶上山的,這些玩玩「煮飯仔」的食材肉類,對村民來說是一些奢侈食物時,心中不免有點難過,又看著借宿的村民盛意地把他們招待客人的好菜式端上,越覺打擾了他們的生活。
這次山區之行,青年們還肩負起一些重要的任務,就是把來自遠方澳門的愛帶到深山中的白碧村。根據資料顯示,白碧村有47%的家庭年收入在2000人民幣以下,年青一代基本全都會外出謀生,這次,我們專程探訪了數個家庭,一個是獨居老人戶,一個是留守兒童戶,兩個家庭最大的共通點,都是貧窮,木屋內家徒四壁,其中那戶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可以用「震撼」來形容,爸爸外出打工,媽媽有精神問題,三姐弟自食其力,大姐已經16、17歲,但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身形細小得像個小學生,襤褸的衣服、破損的拖鞋、精瘦的臉頰,她在眼眶中把眼淚凝住,克制地不許它跑出來,不想被我們看出她的軟弱,然後一句句地說著她對未來的憧憬,這實況來得太直接,幾個女孩子早已經眼淚汪汪,包括我;在認知上,我們都知道,貧窮是沒錢、沒穿吃,生活困苦,但親歷其境時,還是會有幾分「意想不到」,令人印象難忘,當城市孩子在享受快樂的童年時,他們卻在為飽腹愁眉。這三姐弟,讓我想起一句老話:「貧窮孩子早當家」,
這就是山區貧窮孩子的寫照。教育是改變命運的其中一個方法,白碧村的村民有82%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村內只有一所小學,團隊其中一個任務,就是到這座小學裏進行兩天的義務教學。青年團友小欣說:「一開始,孩根本不理我們,但在我們施展混身解數後,小孩終於一步一步打開了心房,和我們打成一片,走在村裏,他們都會叫我小欣姐姐。」關係一經建立就難以割捨,尤其是在一個如此純樸的地方。記得離開當天,小孩知道,哥哥姐姐們也許不會再回來窮村子……
這次山區體驗,有人感受到幸福不是必然,有人在義教中找到了使命感,亦有人在旅程中振作了自己,種種感受都是這群青年人的成長催化劑。有專家說,科技發達令現代年青人比較缺乏感知,對身邊事情欠缺感受,繼而產生很多不同問題;我認為以這些山區體驗作為長大的禮物,遠比送他電子產品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