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足印(四)

30_P5_1

科研足印(四)

李樂詩博士

科學成果

自1980年代起,中國每年都派遣科學考察人員到南極進行不同範疇的研究,自成為《南極條約》的協商國,并參與第四個國際極地年的研究活動以來,中國的科學家與國際合作進行跨學科鑽研。無論在冰川學、生態學、南極近代環境演化、日地空間環境、南大洋考察、氣候和地震觀測等研究,都得到豐富的成果。

 

當時中國從南極採集得來的隕石逾一萬年塊,高踞全球第三位。近年除了因應國際極地年而展開「熊貓」計劃,對普里兹灣、埃默里冰架及冰穹A剖面作綜合考察外,第26次南極考察更嘗試用遙感技術擬繪測出全球首張南極地圖,把海冰、湖泊及冰隙等地貌仔細標示。

30_P5_1
30_P5_2

今天,全球對南極這片荒蕪之地不再陌生,全憑科學研究不斷帶來突破,爲人類理解南極開擴新境界。

不過,這片冰雪世界,在科學領域上還有許多課題等待人類去探索。中國,雖然是南極科研的後起之秀,但仍竭力貢獻一分力量,在氣候研究上也毫不擔延。

 

中國利用現有的科研設施積極研究,并與全球分享研究成果。在科研上,研究者不能閉門造車;在南極研究,上任何科學的進行步都是集體的成就。

30_P5_3
30_P5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