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的味道

吳嘉偉

  今年的六七月,澳門爆發了一波疫情,頓時整個社會都陷入一片停滯的狀態之中,一次又一次的深宵核酸檢測,每天在憂心住處變成黃紅碼,讓人精神格外消耗。突然間,待在家中的時間變得如此漫長,總會想著找些事情來打發時間,在這種抑鬱情緒的籠罩下,又不想點外賣,所以我選擇了做菜來排解自己的心理壓力,正如網上所說,做菜的確會讓人分散了注意力,在那一小時的過程中,我好像找到了在「疫境」中放鬆的方法。

  在這段期間,社交網站就好像成為了我的家常食譜,幾乎每天都會發佈「今日菜式」,在這一個月多月裏,我煮了滷肉飯、欖菜肉鬆四季豆、肉沫茄子、雞煲、打拋豬肉生菜包、西湖豬肉羹、糖醋排骨、蒸豬頸肉釀翠瓜等等的菜式,回想起來都不禁想誇自己太厲害;朋友們嘖嘖稱奇的同時,才發現原來在現代社會,會做菜並不是一件很普及的事,身邊的朋友不論男女大多都不會下廚,這讓我回溯起自己的成長背景。

  自幼父母都忙著工作,所以我們家的孩子很早便能獨立在家,處理家務事當然包含其中,我們家三個孩子基本在小學時已經能開鍋做飯,反正父母就是要培養我們只要「有菜有米,不會餓死」的生存方式,加上我媽媽算是半個廚師,她以前在地盤的飯堂工作,煮得一手好菜,所以我常常會在廚房旁「學師」,看多了,便漸漸能掌握當中的理論:「醃肉的基礎是鹽、油、糖、豉油」、「煮肉類時可以下點酒去腥」、「白灼蔬菜時加點油下去會讓菜保持亮澤」……所有基礎的烹飪技巧,我都可以說是師承我媽。我爸媽沒讀多少書,自從來到澳門後便一直以勞力來生活,煮得一手好菜,或許是我媽最引以為傲的技能了,也是憑藉這份技能,把我家三個孩子養得肥肥白白、甚至體重超標。

  直到疫情時,我能主理出一手好菜,也是傳承自我的家庭背景,記得在碩士研修「表演藝術社會學」時,常常會提及到自身的溯源,家族、根源、成長,往往是影響藝術家很深遠的一項,那怕是家裏做菜的味道和方式,都會對一個人的發展,有著或多或少的建構。我要透徹地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到、找尋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家常菜,也是解構自我背景的一環,從餐桌上推測出一個人的路向,濃味、寡淡、偏食、乃至飯桌儀態,其實無一不在講述成長。

  現在的我,憑著這種下廚手藝,我想也是能好好實踐我爸的那句只要「有菜有米,不會餓死」了,想不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會做菜也顯得如此可貴。一波疫情過去了,但是工作的忙碌又讓自己回家吃飯的次數更少了,所以更別說我做飯給家人吃,有時候總會想念媽媽做的幾個家常菜,蒸肉餅、粟米肉粒、焗排骨等等,都不是山珍海味,但卻是最讓我魂牽夢縈的味道,也是最屬於我家的那個味道。

糖醋排骨
蒸豬頸肉釀翠瓜
滷肉飯
欖菜肉鬆四季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