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竭誠興教 功德無量

  竭誠興教 功德無量 習水縣 三岔河鄉中學   2007年,通過縣、市智力支邊辦引薦,三岔河鄉中學得到澳門樂善行的支助,捐資30萬元,縣政府匹配19.5萬元,修建了一棟新教學樓,並於2008年春季投入使用,為紀念澳門樂善行的義舉,新教學樓命名“澳門樂善行愛心樓”,三岔河鄉中學從此結束了“一校兩址”的局面。同年,澳門樂善行羅盛宗會長還捐資8.5萬元人民幣為學校購買了一套多媒體設備和為每間教室購置一台29英寸彩色電視機,豐富了師生的文化生活,為師生的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為促進我鄉的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09年7月7日,市政協李海波主任一行代表澳門樂善行再次回訪我校,又為鄉中學學生送來了溫暖,捐贈衣物,學習用品等,澳門樂善行並先後四次為我鄉中學捐贈愛心物品。 澳門樂善行愛心樓及相關設備投入使用後,我們充分發揮其功能,特別是多媒體教室的使用,如上大型的教研課,召開全鄉性的教育工作會議等,因其比較大,很實用(如圖)。通過這些設備進行遠教學習,通過每間教室的電視機按時收看新聞等,學校愛國教育、時事教育有了具體的載體,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內容更加豐富,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學品質。 澳門樂善行羅盛宗會長捐款移交 三年多時間以來,學校進一步完善了學校的“五化”建設和配套設施設備,初步形成了花園、學園、樂園式的學校。從而使我校的整體工作再上新高,教學品質穩中有升,獲得上級組織的好評,2009年被評為“貴州省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 2010年獲習水縣初中教育教學品質三等獎,物理學科二等獎。2011年度三岔河鄉教育支部被習水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被鄉黨委評為“先進單位”,榮獲習水縣教育目標考核二等獎,語文、歷史學科獲得中考教學品質獎。連續榮獲習水縣中學生籃球運動會女子組“第一名”等。 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懷著對黨和國家及澳門樂善行的感恩之心,更加刻苦拼搏、銳意進取,必將再次刷新計錄,回報各級組織、澳門樂善行及各位領導。最後,再次感謝澳門樂善行、各級組織各位領導對三岔河鄉中學全體師生員工的厚愛,謝謝你們!         澳門樂善行羅盛宗會長捐購設施的多媒體教室  領導們進行奠基儀式  “澳門樂善行愛心樓”揭碑日 李主任、黎秘書長、校長、崔副會長、蔡副理事長於校門前  

三星口鄉總校貧困學生探訪紀行

  三星口鄉總校貧困學生探訪紀行 河北 三星口鄉總校 馮貴平 青龍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秦皇島市境內,地處燕山東麓古長城北側,面積3309平方千米,53萬人(2006年)。青龍縣為重要林業縣和水果生產縣,林地面積1500平方千米,水果種植面積27000公頃,主要出產蘋果、梨、板栗等;鐵礦資源豐富,儲量達四億噸。相鄰的縣級政區有,北與淩源、建昌交界,西和寬城、遷西連接,南與遷安、盧龍相鄰,東與綏中和秦皇島市區直接相連。縣治所在地為青龍鎮。   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三星口鄉總校地處北部交通不便的貧困山區,學校現有一所初級中學,十一所村級小學,教師73人,學生1170人,其中初中生300人,小學生870人。   澳門樂善行從2008年以來與三星口鄉總校建立了扶助關係,幾年來,三星口鄉總校師生在澳門樂善行羅會長的關懷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全體老師為人師表、嚴謹治學、鑽研創新,按照“以德治校、以質立校、以體強校、以勤持校”的辦學思路,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教育教學水平顯著提高。“實現了學校新騰飛的構想”為藍圖,眾志成城,上下齊心,為三星口教育的美好明天作出重大貢獻。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三星口鄉總校     在寒冬之際,“澳門樂善行”的領導羅盛宗和友人為青龍滿族自治縣三星口鄉全體中小學生捐贈了幾千餘件禦寒棉衣和電腦、傳真機、教學器材、學生學習用品等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感受到了港澳同胞對三星口鄉總校師生的關懷。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衷心的感謝,雪中送炭關心情,無私奉獻禮義重。這種愛心大行動的意義不只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還在於精神的鼓勵和鞭策。激勵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刻苦學習,努力鑽研,學有所成。   澳門樂善行會長羅盛宗先生非常關心三星口學生生活狀況及學習環境的改善,并創造更多的條件,從多方面支持改善三星口學校的師資教學和生活條件,三星口學生表示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澳門叔叔阿姨的無尚關懷。   澳門樂善行捐贈的電腦教學器材     學生們領到澳門樂善行送來的禦寒棉衣

2012支援廣西城厢鎮良興村

支援廣西城厢鎮良興村 編輯小組 澳門樂善行一向關心和支持國家的教育發展,出心出錢及出力,為國內偏遠地區援建學校及為舊學校加建設施、改善環境。今年4月、澳門樂善行、澳門獅子會和澳門廣西總商會携手捐款支援廣西壯族自治區城厢鎮良興村,分別由崔紹文,瞿偉剛和潘鈫亮三位各自捐款20萬,合共60萬元正,以澳門廣西總商會、澳門獅子會和澳門樂善行三個團體名義捐獻,謹以支持當地政府修築道路,建立飲用水管道系統及為學校建設體育設施等多個項目,希望地方基礎設施得到更大改進,讓居民和學童的生活更臻完善。 2012年4月21日在廣西自治區政府領導安排下,由中共廣西區委統戰部劉流副巡視員和三會代表進行簡單而隆重的捐款儀式,劉流副巡視員代表地區政府和良興村居民對澳門樂善行、澳門獅子會和澳門廣西總商會的慷慨捐助和摯誠關顧,表示衷心的感激。而潘鈫亮常務副會長代表澳門樂善行和澳門獅子會瞿偉剛會長向各位領導介紹會務、我們的理念及各位出席成員。 訪問團細心聆聽介紹良興村的概況 翌日,在廣西自治區政府的指導和安排下,由澳門獅子會瞿偉剛會長和澳門樂善行潘鈫亮常務副會長、偕同近20位澳門三會成員及樂善之友等,一起到良興村探訪考察,悉心聆聽當地村委們的介紹和交流,並對是次捐款的道路建設,飲用水管道系統及學校運動場等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及提出建議。良興村地處丘陵山區,有村民1,829人,總面積45,000畝,全村人均純收入2,280元。近年在黨委政府支持下,全村所有自然屯都通了電,又修建了兩座飲水工程,為6個自然屯410戶的1669名居民解決了飲水困難問題。是次代表澳門樂善行進行探訪的還有副理事長卓重賢、鄧友康及張沛乾等,訪問團全體成員很開心可以共同為更完善良興村居民和學生的生活環境工作而略盡綿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城厢鎮良興村 潘鈫亮等視察食用水管道系統  澳門樂善行、澳門獅子會和澳門廣西總商會、樂善之友等携手組成的訪問團

澳門樂善工程湖南關愛探訪團

  澳門樂善工程湖南關愛探訪團 編輯小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著將心比己,推己及人的理念,澳門樂善行與澳門公職工程技術人員協會每年均會籌辦關愛之旅,今年在中聯辦的協助及帶領下,到訪湖南省郴洲市的山區學校及孤幼兒院,展開了關愛活動。活動一行三十二人,包括本會副會長崔銘文、副理事長蔡偉平及理事胡祖杰,公職工程會會長呂常新及探訪團顧問中聯辦社會工作部副處長任鐵健先生一同參與。當天早上八時扶老攜幼的由拱北口岸出發,帶同各界善長及澳門各政府部門所損贈的文具、衣服、體育用品、書籍及罐裝奶粉等物資出發,經歷近七小時的車程直抵湖南郴洲。探訪活動期間得到湖南省郴州市旅遊外事僑務局、郴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辨公室、郴州市歸僑僑眷聯合會劉俊副主席、蔣京佑秘書長,郴州市蘇仙區人民政府喻棉秀副區長、北湖區人民政府王育华副區長等陪同。先後參觀了蘇仙區鄧家塘小學及郴州市兒童福利院。   探訪團進入蘇仙區鄧家塘小學 學生夾道歡迎 鄧家塘小學及南水界小學學生合共有一百人,而本次行程中除了向學校及學生們捐贈文具、書包及體育用品等設施外,更向學校承諾以一筆過善款,合共20名的短期助學金捐助貧困優異生,以鼓勵他們勤奮向學,助學善款將由探訪團捐款中送出。郴州市兒童福利院為一政府資助機構,由孤兒院及老人院兩個部份組成,該院建院以來、國內外安置棄殘兒童3000余名,有180余名老人在這裏安享晚年。而院內更大部份的孤兒更是身體有殘障者,被父母遺棄後輾轉送到孤兒院的幼嬰,且女性孤兒的比例亦較高。就眼前所見院內約有70名孤殘幼兒及30名長者,雖然客觀生活條例尚不算惡劣,卻是被主流社會所遺忘的一群,他們所需要的,實際上不是一罐奶粉、一件新衣服或玩具等物質,反而是一份關心、一點認同及一個機會。 此次探訪,最大的收獲相信是探訪團中的小朋友,眼前所見令他們感受很深,看著一群孤兒仍很堅強、快樂地活著,一眾父母們除了在反思“知足常樂”的道理外,回程時更有團員指出現今澳門的孩子們生活富足,但卻已分不出何謂“需要”,何為“想要”,在“需要”及“想要”之間應如何平衡,確實值得大家深思。 本會副會長崔銘文及理事胡祖杰與小朋友合照 探訪團與郴州市蘇仙區鄧家塘小學及南水界小學學生合照 澳門樂善行與澳門公職工程技術人員協會進行捐贈

扶貧先扶智 知識創未來

  扶貧先扶智 知識創未來 羅盛宗會長與潘鈫亮副會長偕成員率先貴州遵義訪校 崔銘文副會長到貴州遵義將助學金送交孤兒高中生 本會成員到甘肅與受助生見面   助學、肯定對孤貧學生的苦痛人生有很大的支持和鼓舞,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我們積極投入進行這有意義的工作,也希望將這份喜悅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我們不冀望有人像美國富豪蓋茨、畢菲特等“裸捐”傾囊相助,只希望大家放棄一餐茶的享受隨緣捐獻,去成就一群貧苦學生追求知識、改變命運開創光明前路的機會,實為人生的一種福氣。   廣西協力扶助基金代本會送交特殊教育學校視聽障學童 潘鈫亮、崔銘文、蔡偉平等廣西家訪送助學金 貴州遵義習水縣受資助學生的家 羅盛宗會長細心聆聽甘肅殘障生的情況 黎鴻健與甘肅窯洞戶大學生兄弟細談近況 廣西南寧受資助學生的家 貴州智力支邊辦公室李海波主任到硯山鎮中心小學代本會送助學金 黎鴻健與甘肅窯洞戶談其殘障兒上學情況 本會成員與樂善之友到貴州為受助生送款 王世流副會長給廣東陽東一中同學送助學金 高山無徑 就靠大家一步步走出這條助學路 本會成員與樂善之友到貴州遵義孤兒高中生就讀的中學探訪 探訪甘肅山區貧困生家要攀越陡峭山嶺 是一條不易走的助學路   澳門樂善行的助學活動至今已逾五年,累積資助學生近350人次,相對從前的一次性助學,“育才助學”祈望長遠地支援孤貧學生至大學畢業,又儘量探訪受助生家庭或學校,過去本會多位成員及樂善之友等身體力行到廣西、甘肅和貴州等地送款探訪,除將助學金送交受助學生或其家長之外,更可直接給他們鼓勵及對他們的情況加深了解、加強互動。通過與眾孤貧受助生見面或長期的聯繫,明白到他們的苦、體會到他們的痛,我們鍥而不捨地勉勵他們努力學習,積極面對人生順逆,不單接受基本教育,更要爭取高等教育,就是想幫助他們擺脫過去的陰霾,抖擻精神重新上路。參閱貴州孤兒受助生阮同學文章最後一句(本刋P.54):「感謝、只為您無私的捐助,讓我在下一刻有勇氣做我自己。」可見兩三年工作下來已見初效。 助學、肯定對孤貧學生的苦痛人生有很大的支持和鼓舞,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我們積極投入進行這有意義的工作,也希望將這份喜悅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我們不冀望有人像美國富豪蓋茨、畢菲特等“裸捐”傾囊相助,只希望大家放棄一餐茶的享受隨緣捐獻,去成就一群貧苦學生追求知識、改變命運開創光明前路的機會,實為人生的一種福氣。

貴州阮發金:窮且益堅 不墜青雲之志

阮發金三歲即逢厄運、先後父亡喪母、祖母離世,翌年更染小兒麻痹症至四肢變形,令聞者心酸,幸得伯父母收留供養,得以棲身求學。他意志堅強勤奮好學,本會將致力扶助他完成大學夢想,開展新生。

貴州田海港:心靈的足跡

心靈的足跡 貴州 田海港 茫茫的山野,有一條狹長的羊腸小徑,溝壑交錯,彎彎曲曲,那裏印著我兒時的足跡。小道有兩個點,一個是我的家,父親的離去,母親的出嫁患病,家從溫馨變成了冷清。那時,我的心靈慢慢的開始學著獨立,總是暗示自己不要放棄,一步一步的向前邁進,心想就算失敗也鍛煉了自己,就是這樣我走出了心理的困擾。另一點是我對未來的追求,那兒有我的夢,不知道是否能成功,只有不斷克服心理矛盾、汲取知識、學會與人相處才有機會。困難是一時的,有人用冷落方式對我,我不會在乎他們,反而考驗我的意志力,所以我不能因為家的緣故而放棄追求;也不能因追求而放棄家;更不能忘記關心我的人,同時要學會獨立。 就這樣我的心開始與矛盾展開了摩擦,與同年夥伴相比時,心開始超前,做事時想的要多。常常身邊的人會說話刺激我,並且還會動手打人,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學會思考與面對;學會處理自己的小事;學會保護自己;學會不給家人找麻煩。在家人、學校、社會愛心人士的引導下,心逐漸變得強大。我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心理抗壓力。平常聽爺爺講一些歷史故事,瞭解了很多出色、傑出的人物,對我的思想有一定的影響,讓我明白在困難面前要敢於抗爭,意志要更加的堅定,如松紮岩,這是兒時的我,也是我的第一段足跡。 通過學校圖書室裏的書,對自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記得學校的那個圖書室僅有二百多本書籍,我常用手去抄寫。我有一個同學,他父親是老師,於是我常去他家看書,每當同學把自己沒有看過的舊書拿去賣的時候,我請他賣給我,我把一周的生活費給了他。可在學校要吃東西才有精神上課,沒辦法只有花三個多小時回家帶吃的,記得那次回到家中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爺爺問:“你回來帶啥東西?”我回答道:帶吃的食物,我害怕爺爺擔心,沒有說買書的事。我有一個習慣就是不常向親人提錢的事,因為他們很累、很累!我讀了一學期就因沒有學費而輟學,期間我幫別人做事,用賺來的錢交學費,繼續學習完成了初中學業。有時心會壓抑的難受,但正是難受讓我發現自己的優劣之處,感受到只有不斷的鼓勵自己和堅定信念,感謝身邊幫助我的人們,用微笑的面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認真、踏實、勤奮的幹事,灌輸著士兵永不退步與熱情的精神,我想生活與學習都會變的更加精彩。季節在不斷的更替,可四季的足跡沒有改變,而我的足跡亦是如此。樹苗兒的成長是大自然對它的考驗,而人的足跡是對人的歷程進行考驗,它無形無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在這個不斷重複的生活中,又通過高中三年的學習,我慢慢覺得自己變了不少,心在不停的反思,我要不斷完善自己,讓心靈隨著健康的方向走去。 崔銘文蔡偉平 樂善之友與李主任等探田同學 崔銘文與樂善之友關心細問田同學近況 考試錄取通知書的到來,我並不喜悅,因為家不能承擔起學費,我去尋找事做,那一段時間心在強烈的波動,到最後東拼西湊解決了學費。更在澳門樂善行的關愛資助鼓勵下,我體會到了愛是無疆的,關愛他人是生活快樂的本分。一段愛使我增添了前進的動力;增強了獨立感;增加對社會的責任感。在學校裏我遇到幾個和我一樣的同學,他們的歷程都很辛苦,我們有共同的感受、共同愛好。於是,我們幾個一起相互的學習和討論。我們多積極加入學校各個社團。在一年的考察中,我通過老師和同學監督,開始擔任學生會主席。在新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為立足於社會、服務社會作好準備。 我的足跡是一步一步前進的,不管遇到任何情況,何等阻力當道,只要是遵循正道的發展足跡,就得像堅韌的岩松一樣,緊緊地紮著岩隙;就像永不退步的士兵一樣,緊緊地壓著戰地; 就像不怕孤獨的行者一樣,緊緊地穿梭於大自然中。這就是我走來的足跡,正在向明天邁進………

甘肅杜小強:銘感五內

銘感五內 甘肅 杜小強 筆者出生於甘肅省會寧縣山區,現就讀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我家一共四口人,父母均以務農為生,家中經濟來源主要靠幾畝田地,生活在十年九旱、長期嚴重缺水的高山,作為農民的日子可不易過,父親更因病喪失大部分勞動能力,家中大部分農活都由母親來承擔,再加上這幾年自然災害頻繁,導致家中收入嚴重減少,而且我又在上學,每年又需高昂的費用,這使本來貧困的家庭變得更加捉襟見肘。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得到了好心人冉樹蒼老師的推薦,成為澳門樂善行的資助對象,黎叔叔還兩次爬山過溝不辭勞苦親自來我家,不嫌棄我們家的髒亂,坐在窯洞的土炕上和爸媽親切交談。他們還在經濟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借此我真誠的感謝各位澳門樂善行的叔叔阿姨及所有幫助我的人,三年來他們給了我很大幫助,不僅在物質上支持我,而且使我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極大的鼓舞。現在我還是個在校的學生,我沒有更好的辦法甚至不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對我的幫助,但是如今我在學校不甘落後,利用課餘的時間自力更生,我還參加了勤工儉學等活動,解決我的部分生活費,這樣不僅減輕了家庭負擔,還學會了一些書本上不曾有的知識。另外在大學時光中,我不忘他們對我的鼓勵與支持,我認真的學習、積極的參加學校的各種集體活動,沒有早退、曠課蹺課的現象。並且這一學期我加入了我們系裏的黨校學習,希望能盡我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學習上我會全心全意的做一名成績優秀、品行端優的學生,以此作為我對社會、對學校、對老師和對同學們的回報。今後,我會像澳門樂善行關心我一樣去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讓他們知道,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背後有很多人和自己站在一起的。 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走出農村來到城市裏上學;一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他們是我最大的學習動力和努力的來源;二是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他們是我得以繼續學習的物質基礎和保障;三是我自己的努力和追求,這是我得以坐進大學教室裏的信念支柱! 作者持收錄通知於家門 此時此刻,我唯一能用的言語就是感謝,感謝三年來澳門樂善行對我的關心、幫助。成功之後一定不會忘記大學的艱辛歲月,不會忘記大學期間大愛無私默默資助自己的人們,各位有心人是我的支柱,是我一生無法忘記的親人,同時我也會向各位學習,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再次感謝澳門樂善行叔叔阿姨及黎叔叔對我的幫助,我一定會時刻銘記各位的關懷,堅決履行自己的諾言,走好未來路是我的勇氣和自信的見證,我向各位鄭重保證: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對人們有益的人,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你們,發揮自己一切的努力來回報社會! 編者按:杜生於多難家庭,五歲時父親患了長期病,失去工作能力,幾乎每年都要入醫院治療,耗盡家財。作者不畏艱難,決心要用知識改變代代居住窯洞的苦窘,年前得澳門樂善行資助,終如願考入八一農墾大學。 沒開燈的窯洞內 日間也漆黑一片 杜兄長為本會成員介紹杜家的豬舍 編者突然到訪 杜太太正在窯洞前幹活 窯洞內牆壁 貼滿孩子的獎狀

甘肅杜炳毅:無私襄助闖高峰

  無私襄助闖高峰 甘肅 杜炳毅   “澳門樂善行”成立六周年華誕之際,我謹代表全體受資助的學生向“澳門樂善行”群體成員表示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熱烈的祝賀。“澳門樂善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的六年的發展和壯大,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在此過程中一定經歷了不少崎嶇與坎坷。我同時堅信“澳門樂善行”為中國的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誠心祝願“澳門樂善行”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繁榮昌盛。 2011年3月,正是我在繼續深造和工作之間做出抉擇的時刻,首先我是迫切的希望能夠繼續深造,希望自己在學術能夠達到一定的高度,進而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高額的學費和生活費是我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可以這麼說,我拮据的家庭現狀不允許我繼續深造。在一個靠天吃飯的國家級貧困縣,再加上父親去世較早,家裏的一切擔子都扛在了母親的肩上, 她由於多年勞累成疾。考慮到家庭經濟現狀及母親的身體狀況,我根本就沒有條件繼續深造,最後我自己決定還是工作。 就在此時,可敬可愛的冉樹蒼老師介紹我認識了“澳門樂善行”和黎叔叔,他們看到我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強烈希望我能夠繼續深造,爭取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為以後更好的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澳門樂善行”將會在我研究生期間提供一定數額的生活費資助。在他們的精神鼓舞和物質幫助下,讓我毅然選擇了繼續深造這條道路,我如願以償地留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這片溫馨的熱土,跟其他同學一樣熱心地追逐自己的夢想。我非常榮欣能夠成為澳門樂善行資助的學生,同時也非常感謝“澳門樂善行”對我無私的幫助和支持。“受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澳門樂善行”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及時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 對於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倍加珍惜,過去半年多的時間裏,我每天堅持早起,專心聽老師講的每一節課。在沒課的時間裏我認真做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研究,雖然近期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成果,但是我相信在後來的學習中我會取得相應的成就,爭取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研究生學位畢業。研究生的生活非常忙碌,平時我也會抽出一些時間鍛煉身體。相信在這三年時間裏,我會度過一個充實而愉快的研究生生涯。 “苦難是一所大學”,相信經歷了之後才會有很多收穫。我首先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在我的成長歷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挫折使我品嘗了其中蘊含的酸甜苦辣,更重要的是它們使我變得更加堅強,使我逐漸走向成熟,使我鍊就了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衷心的感謝“澳門樂善行”全體成員對我極大的幫助和鼓舞,黎叔叔和冉老師對我孜孜的教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我會將你們的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愛的種子灑遍祖國的各個角落,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幫助更多貧困的孩子。最後,再此祝賀“澳門樂善行”成立六周華誕。希望“澳門樂善行”能夠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編者按:作者生于農民家庭,初中時喪父,兄弟三人僅靠多病的母親汗一把淚一把撫養供讀,長兄輟學給兩弟讀書,杜炳毅與弟奮發雙雙考入大學,本科畢業後又考上研究生,得到了澳門樂善行資助,圓了他的學業深造夢想。   作者持畢業證書於家門前 杜炳毅母親歡迎澳門樂善行成員到到訪 杜家的羊圈 右起: 冉樹蒼、杜炳毅母親、黎鴻健

甘肅王景彪:我的一點感想

  我的一點感想 甘肅 王景彪   身在美麗的大學校園中、繼續接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人生教育的我,時而不時的會想起留在記憶深處的一段時光,一些人、一些事,或許是爸爸媽媽在那些極端平常的日子裏的嘮叨聲、或許是親愛的奶奶不辭勞苦為我而做的一些可口的飯菜、或是老師不畏疲倦講課的背影、或是往日和以前的同學活躍在籃球場上的場景、或是為了進入美好的大學校園而在皎潔的月光承托之下的靜謐的深夜裏、鏖戰於數理化的題海之中的情景,也或是在羞澀的青春期裏對神秘的異性的絲絲遐想、抑或是兒時的天真做的一些令人發笑的趣事。然而今日我要寫下一些一直以來觸動著我內心的事,因為是他們教會我什麼才是大愛……   我出生在中國大陸西北邊遠山區的一個非常貧窮和落後的小村莊,由於中國社會的一些歷史局限、和父母親的知識文化水準比較低,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以土地為生,幹著世界上最苦、最累但卻收入最少的工作,又由於家鄉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導致我的家鄉父老鄉親的生活相對其他地區會更加的貧窮,更加的勞苦,相對他人、我家有著更加特殊的家庭情況,由於父親年事已高,勞動能力較弱,媽媽自去年以來,身體狀況極度惡化,經常臥病在床,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值得欣喜的是我們姐弟都已經上大學了,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家庭的貧困面貌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變,雖然眼前的困難確實不小,但我們除了平時學習文化知識外,還做一些校外兼職,打工掙錢,收入縱然也很有限,因為學習依舊是我們的天職,只有學好知識才能真正改變未來,所以我們還是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年的秋季開學初,家裏因為為我準備學費而四處借債,貸款的情景歷歷在目,當冉叔瞭解到這個情況以後,很是為我們著急,在他的熱心幫助之下,我們得到了澳門樂善行的幫助和支持,家裏父母親的壓力也減輕了許多,我自己從心裏非常的感激他們,特別感動的是冉叔一直對我生活的各方面極為關注和澳門樂善行的黎叔,雖然他由於工作比較忙,每次回信的文字比較少,但關心地問及我生活的許多極其細微的方面,言語之外流露出那種如父親一般偉大的愛,感人肺腑,震撼人心。黎嬸嬸又資助我姊上大學,這對我全家人的深刻感受,不言而喻。我也深深地知道,冉叔和黎叔對我的關懷、正是澳門樂善行對我們貧困學子生活給予關注和幫扶的許許多多實例中的一個,相信這種偉大的精神感動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而是千千萬萬的兄弟姐妹。   到現在為止,之所以那種特別的偉大的東西一直感動著我,我想是因為他們不僅在物質的方面幫助了我們,更是在精神的方面讓我們感覺到生活在一個有愛的世界,一路有愛,我們前行的時候將不會孤獨,夢想將不再遙遠。正是由於你們的啟迪,讓我覺得,人生還有許多的事要做,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文化知識,練好本領,早一點讓家庭擺脫苦難,讓更多不幸的人獲得幸福,成為一個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一路走來,感謝那些幫助我成長的人,面對困難,我要笑著面對。   編者按:王同學雖生長於貧困農家,但刻苦學習、上進,與兩姊同上大學,三姊弟都充滿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心,邁入理想大學的門檻,加上澳門樂善行致力扶助,正向理想的彼岸迎浪而上,勇往直前。 筆者攝於家門前 去年黎叔和冉叔到蘭州探望我姊   筆者攝於廣州華南農大牌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