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之行(九):快閃烏蘭巴托(四)

Yuen Lei Leonardo Sai Hoi

民間俗語“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這次流浪旅途之中就立即實踐了。事沿每週一班到莫斯科的鐵路停駛,導致我滯留在烏蘭巴托。幸好受到扎門烏德認識的蒙古小伙子邀請,由他作嚮導,帶我遊覽一下烏蘭巴托。我稱蒙古小伙子為胡迪〈由於他的名字太長太難發音,為了方便稱呼,我以諧音稱呼他〉,他是一位在烏蘭巴托讀書的大學生,個性開朗,十分熱情,他還約了幾個朋友,借了一台私家車和我一起出行。不知是否開玩笑,他說如果不用私家車,可以帶我到郊外,牽一匹溫馴的馬教我騎馬代步,可是我望向他那位手肘上套了石膏朋友〈因墮馬而受傷〉,我直接婉拒了。 

 

        這兩天出遊,走了很多地方,眼界大開,在眾多景點中成吉思汗紀念館給我一個頗深的印象。成吉思汗紀念館,位於烏蘭巴托東面約55公里,車程約需一個多小時。期間我們互相分享着兩地的生活文化、大聲高歌,車上的音樂播放清單上都是流行的蒙古歌曲和風靡全球的歐、美、韓國流行曲。識唱的我就跟着唱,不認識的都打起拍子輔和。唱得興起,我突然想起手機內都有一首蒙語歌,是唯一認識一首,騰格爾的“蒙古人”,但想不到歌曲一響起,立即把他們高漲的情緒降了溫,胡迪說這首是他爺爺輩的老歌,說着說着又好奇為甚麼我會懂得這歌,無他的,都是因為父親在家裡日播夜播,被洗腦罷了。事實證明,音樂是人與人溝通的一種媒介,可以輕易打破國家、語言之間的限制。就在此時,窗外一度反光引起我的注意,隨着車子越駛越近,漸漸看到一座仿佛會發光的騎馬雕像,我們距離目的地不遠了。 

        成吉思汗紀念館的外觀是一座約高四十米的成吉思汗不鏽鋼騎馬像,手持金鞭,據說這是成吉思汗發現“黃金馬鞭”之地,即是他萌生起統一蒙古各部念頭的地方。館內共有三層和一個地下室,地下室是蒙古帝國博物館;地面層是禮品室和互動區,可以體驗傳統蒙古服飾和羊骨占卜;一樓是餐廳;二樓可以通往戶外雕像的觀景台。觀景台的位置其實在馬首之上,站在台上和成吉思汗像對望,被他巨大的臉龐和氣場所震懾,再眺望遠方那一望無際的草原,被落日餘輝染上一片夕紅,有種大地在我脚下的感覺。 

        隨着夜幕低垂,氣溫驟降,是時候踏上歸途,回去烏市的市中心。世上大部份城市都有一個通病,而大漠首都都没有例外,嚴重塞車。去程約70分鐘,而回程則用了一倍時間。在塞車時胡迪跟我說,現在如果騎馬的話,我們已經到酒店了,這刻我心想如果騎馬的話,我現在應該到了……醫院。(未完待續)

成吉思汗紀念館 (阮世豪攝)
世界最大的蒙古靴 (阮世豪攝)
大漠晚霞 (阮世豪攝)
觀景台上合照 (阮世豪攝)